入警8年、深耕两个基层一线派出所,后到宣汉县公安局机关主抓公安党建岗位。如今的出入境管理大队副大队长,她以19年的坚守付出,女性独有的细腻情感融入平凡的岗位之中,以满腔的热忱和平凡的奉献,践行入警初心、服务一方群众。她就是——宋春梅。
宋春梅,女,41岁,中共党员,2005年6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宣汉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副大队长。从警十九年,先后获评全省户政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全市公安机关“治安能手”,成都大运安保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全县公安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殊荣,荣记个人三等功1次。
她把“奉献”的誓言践诺在“最基层”
基层农村派出所往往地处偏远、任务繁重、条件相对较差,但通常也是新警入警之初的“必修课”。宋春梅也不例外,2005年入警后,踏上在基层一线磨砺锻炼的从警旅程。她曾先后在两个基层派出所工作。这8年的基层经历,是她与风霜雨雪为伴的日子,是她与孤独寂寞共舞的时光,更是她成长与蜕变的见证。从户籍窗口的耐心细致,到内勤岗位的默默奉献;从矛盾纠纷的巧妙调解,到紧急警情的果敢处置,哪个岗位有需要她就顶上去,哪里缺人手她就主动补位,宋春梅以女警特有的坚韧和勇气挑起了辖区基层治理的“重担子”,将职业生涯中最绚烂的“花期”,绽放在服务群众最基层。
在宣汉县公安局天生派出所那段忙碌而充实的日子里,2005年正值第二代身份证集中换发期,作为所里不可或缺的户籍员,宋春梅主动将这份沉甸甸的重任扛在了肩上。她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对辖区百姓的一份承诺和责任。于是,加班加点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夜晚的灯光常常伴她工作至深夜,甚至通宵达旦。核对辖区人口信息、换发居民户口簿、采集人像照片、纠正身份证重号……每一项工作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份数据都需精准无误。她的身影总在户籍室与档案室之间来回穿梭,忙碌而有序。工作中宋春梅获知,一些偏远乡村的群众因个人行动或交通不便而办证、换证难,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的等待或奔波,她与同事们一道利用周末时间,深入偏远乡村,为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宋春梅说,“有时下乡不仅道路崎岖难走,在泥泞田埂里还摔过几次跤……”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战,宋春梅与同事们终于圆满完成了辖区7个乡镇、10余万人的人像照片采集工作,为换证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时至今日,许多群众依然念念不忘那位说话和气、做事利索、心系百姓的“宋警官”。
南坝派出所,作为宣汉县公安局规模最大的农村派出所,自2008年以来,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众多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投入建设生产。这些项目的落地吸引了数万名国内外务工人员,为当地经济的繁荣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然而,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商业活动的繁荣,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和社会治安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作为负责基层基础工作的副所长宋春梅带领一支精干的基层工作专班,穿梭于各个工地、田野,面对接踵而至的矛盾纠纷调解,宋春梅总是以极大的耐心和女性特有的智慧,联动多个政府职能部门逐一化解。她深知,每个纠纷背后或许有着复杂的情感和利益诉求,只有用心倾听和换位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辖区基层基础工作得以进一步夯实,涉企涉农等矛盾纠纷得以化解,有力促进了重点工程的如期完工和顺利投产,为辖区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她把“忠诚”的信念融入进“党旗红”
2012年,宋春梅的职业生涯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她被任命为宣汉县公安局机关党委副书记。这一工作变动,意味着她从基层的实战岗位跨越到了机关主抓公安党建层面,面对这样的角色蜕变,宋春梅没有丝毫迟疑退却,她以满腔的热忱,迅速融入了新的工作环境。在党建党务工作领域,她坚持学习钻研,力求掌握重点要素,主动向老一辈党务工作者请教,虚心请教工作方法和经验。同时,她也注重向上级部门的汇报请示,确保能够准确理解政策导向,把握工作方向。
为了全面提升公安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质效,宋春梅独具匠心地引入了“清单党建”管理模式。此模式通过制定详尽且具体的任务清单,为各支部设定了清晰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清单,确保每位党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与担当,极大地激发党组织的内部活力和浓厚学习实践氛围。宋春梅以身作则,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党员示范创建的“公安标准”,并大力推动党员示范岗的设立活动。她依据岗位特色,精心规划了包括执法办案、社区警务、窗口服务等六大方面的示范岗创建标准,为党员民警提供了明确的争创指引。在她的有力推动下,7支优秀示范团队荣获全省全市“最强支部”等荣誉,50名成绩突出党员民警被各级党组织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荣誉。以模范团队和优秀党员民警为标杆,激励广大党员民辅警勇于担当、争当先锋、无私奉献,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全面彰显,极大地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她把“为民”的情怀写进“平凡事”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这是宋春梅在大数据时代践行公安放管服改革中始终坚守的理念。她积极推动户政出入境窗口服务迈向“高速时代”,深度展现了便民惠民的新高度。近年来,“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公安政务服务模式的成功实施,仿佛为服务插上了翅膀,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办事的效率和满意度。作为公安政务服务的重要窗口,宋春梅所带领的出入境管理大队,不仅肩负着出入境管理的重任,还承担着户政管理工作。面对窗口服务人员资源有限、工作任务繁重的双重压力,她敢于创新,巧妙利用大数据技术赋能传统服务窗口,不仅显著简化了群众办事的繁琐流程,还有效提升了民警的工作效率。为进一步缩短群众等待时间,特别是在业务高峰期,宋春梅积极向局党委提出建设性意见,争取资金支持,引入自助服务设备和“微户政”掌上终端,让群众能够感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公安户政的出入境“小窗口”,是宋春梅服务群众的“大舞台”。宋春梅始终怀揣着质朴的为民之心,与群众同频共振,倾心为他们排忧解难。2023年3月,一面绣有“贴心服务,警界雷锋”的锦旗温暖地送到了宋春梅手中。这背后,是宋春梅对一位远道而来的河南濮阳葛先生求助的深切关怀与积极行动。葛先生的婶婶牟女士,因历史原因一直属于“黑户口”。宋春梅得知情况后,及时与牟女士原籍地派出所取得联系,多次奔波、联系对接,收集资料、核实情况,并积极推动户籍的解决。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牟女士终于成功补录户口,重拾“身份”,多年的心愿得以实现。事实上,这只是宋春梅热心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仅在2023年这一年中,她已多次收到群众的锦旗或点赞,并被政务大厅评为“服务明星”,出入境窗口满意度测评始终保持满分记录,赢得了广泛的好评与尊重。
宋春梅,虽无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却在平凡中坚守如一;若未有“血与火”考验,却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中,默默为他人给予信心与希望;她坚持学习,踏实肯干,用任劳任怨的态度奉献自己,用忠诚与担当书写从警芳华。
(达州公安)